抗體是生命科學實驗的“基石”,但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之一。踩中一個“雷區”,就可能導致幾個月的心血白費。以下為您梳理了抗體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雷區”及避坑指南,涵蓋了從存儲到驗證的全流程。
一、抗體使用雷區一:存儲不當——“生死攸關的第一步”
錯誤做法:
將濃縮抗體長期存放在4°C(非“即用型”抗體)。
反復凍融抗體。
將分裝抗體存放在冰箱門架上,溫度波動劇烈。
避坑指南:
遵循說明書!絕大多數濃縮抗體必須-20°C長期保存。

堅決分裝!根據使用頻率,將抗體無菌分裝成小份(如5-10μL/管),避免反復凍融。
使用抗體存儲盒:將分裝管放入裝有異丙醇的-20°C專用抗體存儲盒中,確保溫度穩定,避免冰晶形成。
工作液的保存:稀釋后的抗體工作液通常不穩定,應現用現配,或在4°C短期保存(1-2周),并加入防腐劑(如0.02%疊氮化鈉,注意:有毒且會抑制某些酶活性)。
二、抗體使用雷區二:實驗設計與優化不足——“盲目上陣,必敗無疑”
錯誤做法:
直接使用說明書推薦的稀釋度,不進行梯度預實驗。
不設置或設置錯誤的陽性/陰性對照。
不同實驗類型(WB/IHC/IF/FC)使用相同的稀釋度。
避坑指南:
必須進行抗體滴定!這是最重要的優化步驟。在您的實驗系統下,做一個梯度稀釋(如1:100,1:500,1:1000,1:2000),找到信噪比最高的最佳稀釋度。
設立嚴謹的對照:
陽性對照:已知表達目標蛋白的細胞系或組織。驗證實驗體系有效。
陰性對照:
實驗陰性對照(至關重要!):使用同型IgG或不含一抗的緩沖液。這是判斷信號特異性的金標準。
生物學陰性對照:已知不表達目標蛋白的細胞系或組織(如基因敲除細胞)。
明確應用類型:務必確認抗體適用于您要做的實驗(WB,IHC,IF,FC等)。用于WB的抗體可能不適用于IHC,反之亦然。
三、抗體使用雷區三:操作與流程不規范——“細節決定成敗”
錯誤做法:
WB轉膜不徹底或過轉。
IHC/IF中抗原修復方法或條件錯誤。
封閉不充分或封閉過度。
洗脫不充分或過于劇烈。
避坑指南:
WB:
驗證轉膜效率:使用可逆的染液(如麗春紅S)或考馬斯亮藍染凝膠,確認蛋白已轉至膜上。
優化封閉:常用5%BSA或脫脂牛奶,注意磷酸化蛋白檢測需用BSA,因為牛奶中含有酪蛋白磷酸化。
IHC/IF:
優化抗原修復:根據目標抗原選擇檸檬酸鹽(pH6.0)或EDTA(pH8.0-9.0)緩沖液,并優化加熱時間/壓力。
防止切片干燥:任何時候都不要讓組織切片干燥,否則會導致非特異性背景極高。
充分洗滌:使用足夠的PBST或TBST,每次洗滌5分鐘,洗3次,徹底去除未結合的抗體。
四、抗體使用雷區四:抗體本身的質量與選擇--“選擇大于努力”
選擇可靠品牌: 優先選擇CST, Abcam, Thermo Fisher等口碑好的品牌。
查閱數據: 購買前,務必在上查看該抗體的應用數據(WB、IHC等圖片)和參考文獻。
利用引用文獻: 在PubMed上搜索該抗體的貨號,查看其他同行在高質量期刊中是如何使用和驗證該抗體的。

遵循以上指南,您可以極大地避免踩雷,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可重復性和科學性。祝您實驗順利!
CST, Abcam, Thermo Fisher、Origene、伊萊瑞特代理--天津益元利康有限公司,提供各種抗體、試劑盒、細胞、蛋白、耗材等。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生命科學實驗室快速消耗品為主營方向的生命科技企業,提供完整的產品和服務體系,為廣大的科研用戶提供實驗室一站式服務。益元利康已成為多家生物品牌的代理商,如ALZET、MedKoo、EZB、WaKo、Zymoresearch、Qiagen等,為用戶提供完善的產品、專業的咨詢,助力推動中國生命科學研究快速發展。
